2025年9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办了主题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专项治理”的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明騄,省委政法委、经济和信息化厅、司法厅的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就专项治理的进展情况、典型案例及未来工作方向进行了详细介绍。

专项治理成果显著,多方面优化营商环境

李明騄副主任在发布会上表示,四川省围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实施了“五个专项治理”,即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拖欠企业账款、侵害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涉企违规收费罚款、涉企执法检查,通过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专项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聚焦关注】四川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专项治理新闻发布会

具体来看,四川省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 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放宽:全面梳理排查涉市场准入政策文件,清理废止不符合要求的文件,破除招投标领域隐性壁垒,优化公平公正招投标市场环境。
  • 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制定清欠行动工作方案,加大拖欠重点产业链企业、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账款清偿力度,办结国、省拖欠企业账款投诉平台线索1611条,涉及账款59.69亿元。
  • 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规范涉案财物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严厉打击利用涉企舆论对企业实施敲诈勒索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 涉企违规收费罚款得到有效治理:聚焦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应急管理3个重点领域,开展“红顶中介”专项整治和收费清理,排查线索157条,打击犯罪团伙11个。
  • 涉企执法检查得到规范:出台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创新提出“亮码入企”,试点推行“天府入企码”,实现行政检查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

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会上,李明騄副主任还发布了6个反面典型案例,包括会理市陈家湾光伏发电项目不合理限制投标人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安检设备采购项目招标文件指定检测机构案等,这些案例警示各级部门和相关人员,努力改善营商环境。

未来工作方向明确,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李明騄副主任表示,四川省将继续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用改革的办法力破藩篱,进一步强化统筹调度,实化工作举措,开展成效评估,提炼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务实管用、可长期坚持的制度成果,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坚实保障。

此次新闻发布会充分展示了四川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决心和成果,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信心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