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数据,全球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中,美元的占比已跌至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一显著变化主要归因于美元的大幅贬值,而非持有量的减少。
在4月至6月期间,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占比从第一季度的57.8%下降至56.3%,降幅接近1.5个百分点,创下了30年来的新低,尽管如此,按不变汇率计算,美元的占比基本保持稳定。
IMF的研究人员Glen Kwende、Erin Nephew和Carlos Sanchez-Munoz在报告中指出,第二季度美元在外汇储备中份额的下降几乎完全是由汇率变动引起的,他们估计约92%的降幅是由汇率因素导致的。
今年年初,美元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包括特朗普总统提高关税、对美联储降息的强烈要求,以及可能导致赤字增加的税收法案,该法案在第二季度末通过,加剧了美元的贬值。
由于各国央行以美元向IMF报告其货币持有量,汇率的波动直接影响了储备的价值,在4月至6月期间,美元对欧元、瑞郎和英镑的汇率分别下跌了9%、11%和6%。
尽管央行的操作在外汇市场中的反应通常较为缓慢,但鉴于其庞大的储备规模——IMF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全球货币储备总额达到12.03万亿美元——央行的配置决策对市场行情有着显著的影响。
IMF的报告还指出,在某些情况下,货币的升值甚至可以抵消其在央行储备中持有量的下降,尽管欧元在截至6月的三个月内总持有量有所下降,但其在全球储备中的占比仍上升至21%,达到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英镑的情况也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