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港股通市场在经历了一系列调整后,却暴露出新的乱象,药捷安康的案例尤为引人关注,这家生物制药公司在成功纳入港股通后,股价经历了一场戏剧性的波动,最终导致散户和基民纷纷陷入套牢的困境。

药捷安康,一家专注于肿瘤和炎症领域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在2025年6月23日上市时,其基本面和市场认可度并不理想,IPO募集规模仅为2亿港元,是当年最小的医疗医药项目之一,尽管如此,凭借宽松的上市时长规则,药捷安康仅用6个交易日的平均市值和流动性,就于9月8日顺利纳入港股通,并被多个恒生系列指数纳入。

纳入港股通后,药捷安康股价迅速攀升,受到被动资金配置需求的推动,股价在短时间内暴涨超过2倍,这种缺乏基本面支撑的涨势并未持续,9月16日,药捷安康股价突然闪崩,跌幅高达54%,从679.50港元/股暴跌至192.00港元/股,这一变动背后的原因是前期炒作资金借机集中出清,导致股价暴跌,而直接和间接参与的散户及基民都未能幸免,成为了这场资金游戏的牺牲品。

另一个案例是曹操出行,作为吉利控股孵化的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在上市初期遭遇机构冷遇,股价一度破发,但在稳市期结束后,股价却突然被神秘资金拉抬,涨幅达143%,尽管公司基本面并未明显改善,股价却依然维持在高位,9月8日纳入港股通后,股价随即暴跌,两日累计跌幅近32%,让追高的投资者措手不及。

这些案例反映出,港股通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炒作乱象,一些公司通过规则漏洞,借助市场资金炒作股价,最终导致散户和基民的利益受损,这一现象提醒市场参与者,在投资港股通时需更加谨慎,避免成为炒作资金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