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上市公司在提升股东回报方面的行动显著增强,据Wind数据,自2021年以来,已有3677家上市公司对外公布了回购方案,其中2024年发布方案的公司数量高达1472家,创下历史新高,这些公司通过分红和回购的方式,合计向投资者派发了超过10.6万亿元的“红包”,同比增长超过八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两倍以上。
进入2025年,上市公司的回购热情持续高涨,截至2025年,已有634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回购方案,显示出市场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回购金额和家数均创新高 2024年,共有2192家A股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回购金额累计达到1586.13亿元,这一数字刷新了历史纪录,进入2025年,这一趋势依然明显,许多公司积极行动,以实际行动支持股价稳定和股东利益。
注销式回购案例增多 在政策支持引导下,A股市场注销式回购案例逐渐增多,部分上市公司将原本的回购用途变更为注销,如初灵信息宣布将部分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回购增持贷款助力市场 截至10月6日,已有735家A股上市公司或重要股东获得了回购增持贷款,总金额约为1506.43亿元,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为这一趋势提供了有力支持,首期额度高达3000亿元,总额度提升至8000亿元。
回购积极性持续提升 2024年,上市公司发布回购方案的频率逐年上升,从2020年的229家到2025年以来的634家,显示出回购行动的普遍性和积极性,多家上市公司披露的回购进展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如古越龙山和海尔智家等公司均展现了积极的回购行为。
通过这一系列回购行动,上市公司不仅提升了市场对自身价值的认知,也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为资本市场注入了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