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33387亿美元,较上月增长165亿美元,涨幅为0.5%,连续两个月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创下自2015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央行在黄金储备方面的增持步伐有所放缓。

在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和市场预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9月份美元指数小幅波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普遍上涨,这推动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上升,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是外储规模上升的主要动力。

在黄金储备方面,央行连续第十一个月增持黄金,9月末黄金储备达到7406万盎司,环比增加4万盎司,增持速度相比之前有所减缓,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表示,央行在优化储备结构、扩大黄金储备规模和控制增持成本之间寻求平衡。

外储连续两月超3.3万亿美元 金价新高下央行放缓增持节奏

尽管增持步伐放缓,但央行增持黄金的战略方向并未改变,庞溟认为,黄金在避险、抗通胀和保值增值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央行增持黄金有助于多元化国际储备,并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和市场波动。

在外汇储备方面,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美联储降息带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是9月外储回升的关键因素,人民币汇率“三价合一”趋势明显,市场对汇率的预期稳定。

展望未来,温彬认为,随着中美贸易谈判的推进和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外汇储备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而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则观察到,人民币汇率预期稳定,为抵御外部冲击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金价方面,国际金价持续刷新历史新高,纽约期金一度突破4000美元/盎司,尽管如此,部分投资机构对金价的后续走势持谨慎态度,建议投资者将黄金作为一种长期投资避险工具,而非短线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