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钓法讲究的是人与鱼的对话,而这种对话最直接的媒介,就是我们手中的饵料,选对了饵料,鱼儿咬钩率能提升数倍;选错了,再好的技术也枉然,到底该怎么选路亚饵料呢?今天就来分享一些实用技巧。
了解目标鱼种是前提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你想钓什么鱼,就用适合这种鱼的饵料,比如你想钓翘嘴鲌,那就要用亮片、米诺这类饵料;想钓鲫鱼,那就要用小胖子、小黄排路亚饵,不同鱼种的口型、觅食习性、活动水层都不同,所以饵料的选择必须与目标鱼种相匹配。
根据水温选择饵料颜色
水温对鱼的视觉和活性影响很大,在春末夏初水温回升的时候,鱼儿的视觉比较迟钝,这时候用亮色的饵料更容易吸引它们的注意,比如金色、红色、橙色的亮片,在水温较低时特别有效,而到了夏末秋初,水温升高,鱼儿的视觉变得敏锐,这时候就要用自然色系的饵料,比如银白、灰白、墨绿等,这样更逼真,更容易让鱼儿上钩。
考虑水深和水流
水深和水流也会影响饵料的选择,在浅水区,比如岸边、水草丛中,鱼儿的警惕性较高,这时候可以用一些带有金属反光的小饵,比如小胖子、小黄排,这样更容易引起鱼儿的注意,而在深水区,鱼儿的警惕性较低,可以用一些较大的饵料,比如米诺、波爬,这样更容易让鱼儿咬钩。
在水流较快的水域,鱼儿的觅食欲望较低,这时候可以用一些带有金属反光的饵料,比如亮片、米诺,这样在水流中会反射出更多的光,更容易吸引鱼儿的注意,而在水流较慢的水域,鱼儿的觅食欲望较高,可以用一些自然色系的小饵料,在水流的作用下沉到水底,这样更容易让鱼儿上钩。
“动静结合”是关键
路亚饵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动”饵,比如米诺、波爬、亮片;另一类是“静”饵,比如小胖子、小黄排、软虫,动饵在水中游动时会产生一定的动作和声音,更容易引起鱼儿的注意;静饵则更逼真,更容易让鱼儿上钩。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动静结合”,比如在鱼儿比较警惕的时候,先用静饵试探,等鱼儿咬钩后再用动饵收杆;或者在鱼儿比较活跃的时候,直接用动饵引诱。
饵料的大小和重量也很重要
饵料的大小要与目标鱼种相匹配,如果目标鱼种较小,比如鲫鱼、鲤鱼,那么饵料的大小就不要超过它们的口型,如果目标鱼种较大,比如翘嘴鲌、鲶鱼,那么饵料的大小就要相应增加。
饵料的重量也要考虑水深和水流的影响。“重饵下深水”,在水深较深或者水流较快的水域,可以选择一些较重的饵料,比如米诺、波爬,这样更容易下沉,而在水深较浅或者水流较慢的水域,可以选择一些较轻的饵料,比如亮片、软虫,这样更容易控制。
“手感”是判断饵料好坏的重要标准
在选择饵料时,我们还要注意饵料的手感,好的饵料应该有一定的弹性,不易断裂;表面应该光滑,不易挂底;重量要适中,不易沉底或者漂浮。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试钓”来判断饵料的好坏,如果饵料在水中游动时手感顺畅,没有卡顿,那么这就是一个好的饵料。
饵料的使用技巧也很重要
即使选对了饵料,如果使用不当,也很难有好的效果,比如亮片在使用时,要根据水深和水流调整抛投的角度和力度;米诺在使用时,要根据鱼儿的反应调整收竿的速度和幅度。
选对饵料是路亚钓法成功的一半,希望以上这些技巧能够帮助你在下次路亚钓鱼时,提高钓获率,钓到更多的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