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0月6日的到来,我们迎来了本世纪公历日期最晚的中秋节之一,今年的中秋节比去年整整晚了19天,引发了人们对这一天文现象的好奇,天文科普专家王科超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历法奥秘。

王科超指出,中秋节公历日期的变动与现行公历和农历的规则密切相关,我国的农历是一种结合了月亮圆缺周期和回归年长度的阴阳合历,一个朔望月平均约为29.5天,而一个农历平年则只有354或355天,这比公历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短约11天。

为了避免中秋节在冬天庆祝,农历历法中会通过设置闰月来调整月份与季节的对应关系,一个农历闰年大约有383或384天,平均比公历年多出约19天,今年是闰六月,因此今年中秋比去年晚19天。

本世纪最晚中秋来了!比去年晚了19天

王科超还提到,本世纪最晚的中秋节共有四次,都发生在10月6日,分别是2006年、2025年、2063年和2082年,21世纪这100年间,中秋节的公历日期在9月7日至10月6日之间波动,其中最早的中秋节公历日期为9月7日,仅出现在2052年,2001年、2020年、2031年和2077年这四年,中秋节和国庆节在同一天。

关于中秋赏月,王科超解释说,满月可能出现在农历月的十四、十五、十六甚至十七,其中满月落在十五、十六的概率最高,今年中秋“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最圆时刻为10月7日11时48分,在2001年到2100年的100年间,共有48次中秋月“十六圆”,38次“十五圆”,14次“十七圆”,没有“十四圆”。

尽管今年最圆时刻发生在白天,但中秋之夜的月亮已经非常接近正圆,肉眼难以察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