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的喜悦氛围中,我国在核聚变能源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位于安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迎来关键节点,其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已成功研制并安装就位,这不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迈入新阶段,更预示着我国在实现清洁能源梦想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杜瓦底座,这个重达400余吨的巨型部件,直径约18米、高度约5米,是BEST装置主机系统中最重的部件,它的精准安装,落位偏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为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一关键步骤的完成,为后续核心部件的安装和调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雄一表示,杜瓦底座的安装完成,标志着大部件安装的开始,接下来将安装磁体、真空室等核心部件,最终封闭杜瓦底座,形成真空环境,确保托卡马克的稳定运行。

2030年,有望用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

BEST装置,作为我国燃烧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的重要平台,采用紧凑高场超导托卡马克技术,预计将于两年后建成,届时,它将首次在国际上展示核聚变发电的奇迹,到2030年,我们有理由期待,核聚变能将不再仅仅是实验室中的梦想,而是真正点亮我们生活中第一盏灯的清洁能源,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